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及教学策略
一:指导思想
按照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,紧紧围绕以人为本,全面发展,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。高一地理以认识自然,了解自然发生发展规律为指导思想。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部分,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强调综合性、规律性,突出自然地理特性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自然环境着眼,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生有用的自然地理知识,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、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。
二、教材分析
本学期主要学习《人教版》2019年新版地理教材,教材较老教材有了很大变化删减增加较明显。旧教材内容多,难点多,重点不突出,实用性差。新教材有新的知识体系,做到简化知识,突出重点,更注重实际,与实际生活结合密切。做到本册内容主要是立足探究自然的发生发展规律,树立“人地协调发展”的思想。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、分析的方法,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知识了解和预防,做到学有价值,学以致用。
三、学情分析
高一学生刚接触高中地理,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表达能力比较欠缺,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受中考影响各校对地理不重视,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学科分析能力都较弱。新课程以专题方式进行学习,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,虽然学生对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方式有较大兴趣,但专题式的探究性学习,学生还是会感到有困难,不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,有待教师的循序渐进的给予引导。
四、教学目标
就我校学生现状,为了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。本学期在其中考试之前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,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,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。因而在授课过程中突出“双基”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到位,月考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察的重点,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要求,以免挫伤学生学习地理自信心,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。期中考试之后在巩固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地理兴趣后,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,在考察中仍以识记知识为主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理解性知识,创造一定比例具有挑战性题目,以期分出层次。
五、教学措施
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,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,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各章节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教学。
1、强调学习过程,培养良好学习习惯
结合我校学生实际,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、课堂高效听讲、课后复习整理三个环节。做好课前预习;能独立完成在阅读教材基础上梳理知识,发现问题,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“解惑”做好准备,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。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讲、细讲,有针对性的讲解,切实提高课堂效果。课堂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,有时效性,要减少数量提高作业质量。
2、落实活动实践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
根据地理学科特殊性,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。备课组应在备课时将本学期地理实践活动安排做一个完整计划,学生分组做好活动实践项目的选择、准备、实施。特别是学生活动指导和成效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学生参与进来,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,合作探究、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努力,是学生学习兴趣更浓。
3、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
每单元结束后,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复习,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,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。精选单元测试试题结合学生反馈信息,做好试题的精讲和薄弱知识的讲解。
4、研究教材的叫法提升业务素质
在新课程大背景下,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,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。立足课标,研究教材,挖掘其有效性,注重分析、活动、阅读的针对性,合理选材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,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,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。有效的补充是教材本地化,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。
六、教学进度
教学进度安排体现在教学实践利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,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,备课组应参照学校工作计划,再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。本学期教学内容共6章,期中考试前完成3章内容,学期结束完成全部内容。
金寨县青山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
2020.11.4
撰稿人:昌希松 供稿:教科室